1、豬里脊肉:肉質細嫩、鮮美可口??汕衅?、切絲或剁成餡心;適宜于燒、燜和燉等烹飪方法。2、臀尖肉(坐墩):是臀部上端長條狀的肌肉塊。其特點是色紅味香、肥瘦相間、質地較老且硬韌。適于醬制加工食用及作臘汁肉的原料之一。3、五花三層肉:位于前腿下部,皮薄層多、膘肥肉厚呈半透明狀。瘦肉夾在兩層脂肪中間食之綿軟甘鮮,油而不膩。宜用于煮湯、紅燒、白鹵等烹調法制作菜肴。4、肋排:又稱大排骨。帶骨肋骨用木棒將骨頭剔去后剩下的部位叫肋排。這種部位的豬肉質堅硬有彈性、膠質感強,適合炸酥脆的口感。5、精肉:又叫腰內肉。是指帶有少量筋膜的凈瘦肉。由于含一定量的肌溶蛋白和不飽和脂肪酸,因此具有味道濃郁純正的特點。一般適用于滑炒烹調和涼拌菜的制作。6、后腿肉:指牛背部的牛肉部分。因靠近背部而得名。此部分的肉紋路清晰整齊、大理石花紋明顯,肉質緊密而富有光澤感。適合做各種燒烤料理。
7、頸肩肉:也叫梅頭肉。即頸部到肩部的大片純瘦的肉類。因其肉質細膩,油脂含量低所以特別受人們歡迎!可用于炒菜、煎烤以及做涮鍋使用。8、胸脯腩肉:又稱為腹脅肉。它是在胸部至腰部間的肉段。因為這部分肉質比較柔軟而且附有白色脂肪紋理故得名。通常用來做菜或者腌漬食物。9、腱子肉:大腿內側的上方有大片的肌肉組織。這塊地方的肉纖維很粗但是很有嚼勁。常用于爆炒、水煮或是火鍋中作為食材。10、小里肌肉:小腿肚上的肌肉群。肉質緊實但容易變柴。不適合油炸類食品。11、外脊肉:通稱為里脊肉。它是連接身體軀干與腿部的一塊長方形軟組織。它的特點就是肉質松化易消化,很適合蒸食、烘培或者是串燒類的美食做法
12、梅花肉(也稱五花):指的是豬身上腹部靠左上方的一大塊的肉。這一大塊的肉因其形狀像一朵盛開的梅花故而得名。這一小塊肉是所有豬肉中最嫩的里脊肉和外側三角形帶皮脂油較多的前后背部連在一起的整個大片肉。最適合的做法便是紅燒或白切
13、前后肘肉:俗稱蹄膀、圓蹄、護手。為豬科動物豬蹄的部位肉。該處有一根明顯的"飛節",因而影響外觀和質量。主要用途以清煲為宜。
14、(前排)筒子肉:(后排)血脖
發表評論